
黃惠亮
高級經濟師,廣州市高層次金融人才,長期從事銀行國際業務和運營業務管理。
曾主持統一支付平臺等系統建設、網點智能化轉型、全行流程體系建設等項目。
獲得人民銀行科技發展獎及廣東省金融科技進步獎。在全國核心期刊發表8 篇專業論文。
如今,人工智能、區塊鏈、云計算、大數據等新技術給金融業乃至整個經濟發展帶來了歷史性機遇。依托金融科技,各金融機構的業務流程互聯網化程度得到迅速提高,進一步助推了金融業創新轉型發展步伐。在這一發展趨勢下,廣發銀行主動擁抱變化,迎接挑戰,充分利用前沿科技,創新金融產品與服務,積極探索新時代下的金融科技轉型之路。
在轉型實踐中,廣發銀行以“數字廣發”為金融科技戰略目標,在人工智能、大數據領域取得了諸多實踐成果。廣發銀行表示,對于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將在未來貫穿廣發銀行前臺、中臺及后臺全流程。機器人流程自動化(以下簡稱:RPA)作為人工智能的前端基礎性技術,在金融行業應用也越來越廣泛,其安全性、準確性獲得多方認可, 被普遍應用于賬務核對、發票處理、報表編制、賬戶報送等多項業務,該技術能夠極大地提高智能化水平和自助化水平,在增加業務效能的同時降低人力的投入。廣發銀行目前已將RPA 技術應用于對公賬戶開立報送人行、財務報表編制、高端客戶服務排查、對賬等多個業務場景中,該項技術在最大程度保證該行原有系統穩定性的同時,幫助其實現了大量手工作業自動化工作,從而實現了勞動價值更大化。
痛點突出 流程優化工作還需提質增效
近年來,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發展進程的加快,各金融機構在面對著業務量不斷增長的同時,還存在著人力成本增加、人工操作出錯率高等問題的困擾。舉例來講,商業銀行為客戶提供“收款清點及記賬”是一項傳統的業務, 該業務操作的環節包含“收款”“清點”“記賬”一系列動作, 這其中的很多操作都是不需要復雜地人工決策的重復性工作,這類工作在耗費大量人力完成的前提下,仍然會存在一定的錯誤率。
廣發銀行運營及流程管理部總經理黃惠亮向記者表示, 廣發銀行在多項流程化工作中也存在著效率不高、錯誤率難降等問題。比如在對公賬戶開立人行報送、財務報表編制、發票處理、高端客戶服務排查等工作中,手工操作的模式需耗費較多人力,且無法保證報備、信息錄入等工作的及時性與準確性。同時,隨著人民銀行對銀行結算賬戶的監管日益趨嚴,商業銀行因各類賬戶遲報、漏報、報送信息錯誤等問題屢被通報、處罰。為提高流程化作業操作效率, 防范操作風險,廣發銀行開始加快探索新型的自動化技術手段。
相較于人工作業,智能機器人具有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業務處理準確度、記錄可追蹤等優勢。金融機構對數據安全和系統的穩定性要求度極高,而RPA 技術屬非侵入式開發,實施周期較短,且對現有系統影響小,可較好地解決跨系統間數據集成的問題。同時,RPA 技術還可以有效解決業務流程操作需要跨多個內外網系統、整合多系統信息,以及業務規則變化快等系統開發難點問題。
業內專家認為,RPA 技術可以為規則明確、標準化程度高的流程工作提供高效的自動化解決方案。在具體應用中,該項技術主要適合于以下場景:一是日常重復度高、周期型明顯的流程。二是業務規則與邏輯清晰、可歸納或標準化的流程。三是跨行內或行外多個系統,且系統間數據暫不能直連或提供信息端口的信息交互流程。四是需要快速上線且滿足業務規則靈活調配的自動化流程。
RPA 實施優先級評估遵循兩個原則。一是效用最大原則。RPA 應最大限度地釋放員工低價值、高重復的工作耗時, 減少人工投入,降低人力成本。二是科技互補原則。RPA 采用非侵入式的系統集成方式,優先解決跨系統/ 平臺信息交互和數據集成問題。不涉及跨系統/ 平臺的流程改造考慮通過單一系統優化方式實現。
分布實施 打造輕運營管理布局
2018 年11 月,為有效優化流程作業,提高工作效率, 將大量人力從繁瑣重復的流程工作中釋放出來,持續提升勞動價值。廣發銀行攜手合作伙伴藝賽旗公司,正式上線RPA 平臺。據介紹,該平臺架構由三大部分構成:
1. 機器人設計器:提供配置工具和用戶界面,為機器人編譯運行指令及詳細規則。
2. 機器人:執行RPA 流程的計算機終端,通常部署于服務器環境,與具體執行的平臺系統或辦公程序進行交互, 支持全年7*24 小時排班,支持跨部門調度。
3. 機器人控制平臺:將RPA 流程分配至機器人,新增、修改、刪除RPA 流程,編輯其運行狀態和運行周期,對RPA 流程進行監督、管理及控制。

RPA 架構圖
RPA 平臺項目在廣發銀行上線實施后,顯著地提高了業務處理準確性與及時率。該行對上線后的基本存款賬戶、一般存款賬戶、非預算專用存款賬戶的信息錄入及報送工作進行了全面測試驗收,備案類賬戶測試準確率與及時率均達到100%。同時,從北京分行、廣州分行、佛山分行、南京分行、江門分行、杭州分行、深圳分行等7 家備案類賬戶(包括一般存款賬戶、非預算類專用存款賬戶)自動報送試點的情況來看,賬戶信息均能在開戶完成后1 小時內進行報送,未發現報送信息錯誤的問題,準確率與及時率均達到100%。如遇異常業務場景,機器人則按照預先設定轉發郵件至人工后續跟進。財務報表編制工作上,RPA 技術將人工處理耗時24 小時/ 月工作縮短至1 小時/ 月,報表生成效率提高98%,同時保證過程數據可追溯,解決了大量數據復雜運算的難題。此外,在發票處理與高端客戶服務排查等方面,RPA 技術均在降本提效方面帶來顯著效果。
對于RPA 項目的實施規劃,黃惠亮總經理介紹說,廣發銀行的RPA 項目建設主要分為三個步驟。第一步是選擇試點流程,迅速配置上線。面向總行部門收集RPA 改造意向, 按照業務頻次高、業務規則明確、跨系統操作、結構化數據的原則整理和甄選需求,組建試點團隊,選定試點流程, 迅速推進上線。第二步實現聯合推廣,由點及面,培養自主配置能力團隊。總結歸納試點經驗,組建跨部門RPA 流程團隊,多部門聯合推進,擴大試點范圍,在需求部門開展技能應用培訓,逐步培養能掌握配置使用的業務人員。第三步整體統籌規劃,布局全行。按照“分散- 部分上收- 后臺大集中- 全面自動化”的規劃布局,結合廣發銀行流程框架體系現狀、科技建設框架及戰略發展方向,全行推廣實施經驗,逐步簡化人工操作,提升流程自動化水平, 促進崗位重組,推動流程再造,打造銀行“輕運營”新體態。
據了解,在“數字廣發”的藍圖規劃中,人工智能與大數據是兩大亮點和創新點。隨著科技的快速進步,RPA 加上深度學習技術,將成為人工智能的基礎雛形。黃惠亮總經理表示,廣發銀行下一步將繼續拓展RPA 技術的應用廣度和深度,將該技術實施應用到各流程環節中。在全行的戰略規劃實施中,廣發銀行還將持續探索人工智能技術的相關應用,全面賦能各項業務快速發展,從而加速全行的數字化轉型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