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賽旗第三代RPA新版本(iS-RPA2020.3.0)發布會已于7月23日下午成功舉辦。南京新一代人工智能副院長董曉飛先生及藝賽旗聯合創始人&CTO林平先生,為我們進行了相關分享和演示。
一、 RPA評估體系——市場的發展帶來更多良性動力
董曉飛先生專注于人工智能技術和產業研究,曾參與多項省部級重點科研項目,主導多項人工智能技術標準和白皮書撰寫工作,目前在南京新一代人工智能研究院牽頭人工智能技術產業研究和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建設等工作。在董先生的人工智能技術研究工作中,RPA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之一。

藝賽旗RPA的發展也折射出這幾年RPA在中國市場的蓬勃發展,在發展中,我們如何用規范的標準構建RPA評估體系?
董曉飛先生為我們帶來《RPA評估體系研究》的相關分享,整個內容分為技術簡述、行業觀察、評估體系三個部分,以下是分享的概要 :
從RPA應用,投融資,市場規模,國內外機構評價上,我們可喜地看到了RPA市場的發展,但任何事物都有其兩面性,RPA也一樣,除了眾所周知的優勢之外也有需要提高的地方。
RPA優勢:
第一、執行任務速度快,工作效率高,可以實現人力成本降低,達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第二、RPA可以滿足用戶擴展學習需求,可以根據任務實際情況,進行相應學習調整,最終便捷高效的通過機器人完成學習,并執行高效工作;
第三、機器人出錯率低,行為可監督,可滿足審計合規需求;
第四、可將員工從重復事務性工作中解放出來,有效提升了雇員和用戶的滿意度。
RPA不足:
第一、處理非結構化信息的能力較低,在這一領域,RPA還有極大的提高空間;
第二、對于復雜動態場景的適應性還不是特別高,當業務相關組件及應用環境出現變化時,RPA流程就需要隨之改變,這可能是需要RPA繼續加大研發力度的地方。
隨后,董先生引用了Gartner相關報告,在報告中, “超級自動化”被列為第一位的戰略性技術,而RPA則是該技術的重要部分,以銀行、保險、物流等行業為例,RPA將是數字員工典型產品之一,RPA在未來也有更多深入的可能。
最后,董先生展示了RPA評估體系建設的相關成果,并為我們簡明扼要的介紹了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聯盟(AIIA)的情況。自成立至今,聯盟已經制定了一系列評估規范,在評估規范建設中,參與企業多達幾十家,并成功發布十余次評測,獲得了眾多廠商和市場的認同。
無規矩不成方圓,無標準不成體系,RPA評估體系的逐漸建立,將會為中國RPA市場的發展帶來更多良性動力。
二、為機器人工廠而生——藝賽旗第三代RPA
隨后,藝賽旗CTO林總重點針對第三代RPA版本,為我們做了詳細的分享和實際演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