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資委、銀保監會、中國人民銀行分別印發了《關于中央企業加快建設世界一流財務管理體系的指導意見》、《中國銀保監會辦公廳關于銀行業保險業數字化轉型的指導意見》、《金融科技發展規劃(2022—2025年)》等文件,為新時期的金融科技財務數字化轉型作出明確的規劃指引、勾勒清晰的發展藍圖。
其中“深化數字技術金融應用”成為《金融科技發展規劃》提出的八大重點任務之一。《指導意見》著重強調推動財務管理理念、組織、機制和手段的變革,將數字化建設和業財融合這兩項“變革”關鍵融入其中,在國家政策的指引下,將金融機構財務數字化轉型提到了新的高度。
銀行、保險、證券等金融機構一直在引領著中國數字化轉型浪潮,它是數字化轉型最早和數字技術應用最廣的行業之一。自2019年RPA風靡以來,其精準執行和高效處理的能力在金融業得到了充分驗證,如今RPA已成為金融科技步入智能化的重要推手。
那么RPA在金融行業財務數字化轉型方面究竟發揮什么樣的作用?具體應用場景又有哪些?藝賽旗基于自身超自動化領域十余年的豐富實踐經驗,與上國會聯合開展了一系列課題研究,以下是根據課題《財務機器人在金融行業的最佳實踐》,整理的一些關鍵觀點和應用場景。
RPA在金融機構財務處理的應用
“企業轉型,財務先行”,財務部門在企業中扮演著“數據中樞”的角色,它匯合了從前端業務到后端財務管理的眾多數據,與企業的核心經濟利益密切相關。在很多金融企業中,通常以財務部門作為“試驗田”,將其打造為數字化轉型的領頭羊,進一步推動企業整體的數智化轉型。
根據麥肯錫全球研究院對財務自動化的研究,42%的企業財務活動通過采用成熟的技術可實現全自動化,19%的企業財務活動可實現近全自動化,其中89%的一般會計活動均可通過高度自動化手段完成,現金支出、營收管理、財務控制與外部報告、稅務分別可在82%、79%、73%、57%的工作任務上實現高度的自動化。
圖:財務活動的自動化機會(摘自麥肯錫全球研究院相關報告)
自2017年以來,上國會每年都會舉辦影響中國會計行業的十大信息技術評選活動,這些技術是由廣大會計從業人員投票選出的,非常具有代表性。RPA及IPA連續五年(2020、2021、2022、2023、2024)登榜,受到了廣大會計人員的廣泛關注,可以說 RPA 和 IPA 對財務數字化轉型的影響非常大。
RPA技術在金融行業的財務處理中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例如,銀行可以借助RPA技術來處理賬戶數據查詢、自動編制財務報表和處理對賬等任務。
保險行業也可以利用RPA在理賠支付、資金管理和納稅申報等財務處理環節實現自動化。
證券行業在整理分析月報、統計損益以及交易結算等方面,也可以通過RPA技術提供輔助,從而更高效地進行業務處理。
RPA在金融機構運營管理的應用
近年來,金融機構全力提高自身運營管理水平,打造自動化運營能力已成為行業共識,它們在原有系統改造升級和新業務系統實施方面投入大量資源的同時,逐漸聚焦于利用 RPA 技術提升運營自動化水平。
RPA 在金融機構運營管理領域實現了眾多場景的應用,范圍涵蓋報表處理、外部報送、郵件處理、賬務優化以及權限管理、系統巡檢、數據庫操作等 IT 運維場景,在獲得良好的投資回報反饋后,金融機構正在不斷拓展 RPA 在運營管理領域的應用場景。
在辦理證券開戶流程,原本受理開戶申請時需人工審核多項紙質材料和影像件,效率低且出錯率高,運用 RPA 技術可替代人工自動審核相關材料,既能節省人工提升效率,又能降低出錯率;
在交易清算階段,業務清算運營涉及多項系統操作且步驟繁瑣,日間交易需實時處理,日終清算需晚間統一操作,工作量大且對操作準確性和時間要求高,清算員壓力大,利用 RPA 技術可直接替代人工進行集中清算,效率和收益顯著提升;
在數據報送階段,利用 RPA 技術可實現證券交易數據報送自動化,完美解決數據量大、時間緊迫和審核繁瑣帶來的一系列問題。
RPA在金融機構風險控制的應用
在快速發展的現代經濟背景下,企業風險管理逐漸成為中國各大企業和組織的核心議題。對于金融機構說,金融風險控制不僅僅是外部監管機構的合規要求,更是關系到能否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如何筑牢風險屏障,讓金融機構更輕松地走在安全穩健之列?完善、科學、嚴謹的風控體系,可以從技術和管理手段兩方面著力構建。
RPA的應用,不僅能幫助銀行風控部門實現業務流程的自動化和智能化處理,保障線上金融服務的安全性,還大大解放了人力,在降本增效方面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
在RPA機器人運行過程中,可以引入多重監控和控制手段進行干預,采取事前預防、事中監控和事后監督等措施,進行全方位風險控制。RPA機器人不存在遺忘、主動違規和忠誠性等問題,操作過程可全程回溯審計,在操作性風險控制方面優勢明顯。
相比其他行業,銀行、券商、資產管理公司等金融機構所具備的信息化基礎,使其更易于采用 RPA 來覆蓋薄弱環節。截至目前,許多大型金融機構已在反欺詐、反舞弊、反洗錢、盡職調查等風控細分領域陸續部署了 RPA,對貸款、賬戶管理、交易執行、客戶畫像、內部審計以及客服質量等運營環節形成了有力支撐。
例如在反欺詐檢測中,RPA 能夠全天 24 小時不間斷工作,實時跟蹤檢測所有交易,全面且及時地發現潛在欺詐風險,縮短從風險發生到采取應對措施的響應時間,將損失降至最低。其帶來的直觀效果,始終能獲得企業管理層與實際操作人員的滿意反饋與推薦。
RPA在金融業的財務場景中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賬務處理、發票認證、發票查驗、銀行對賬、費用審核、發票開具、合并報表等流程標準化程度較高的財務場景均可部署RPA財務機器人,極大的減少了基層財務人員的工作量,通過利用機器人,實現了人員的優化與價值提升,成本效益顯著。
報銷單審批自動化
集團財務中心在日常業務中,每天需要審核大批量員工外出、商務會議、出差等各項經費支出的報銷申請,通過應用RPA流程自動化、OCR光學字符識別等技術,得以智能識別報銷申請單的數據合規性,包括金額、事由用途、所屬人員及其部門、印章等數據,大大降低財務人員的工作負擔。
機器人自動登錄財務共享系統審批界面,點開電子報銷單,調用OCR識別電子報銷附件中發票影像信息,并進行合規性審查,循檢所有單子報銷單后,將結果郵件通知相關業務人員。
總賬與明細賬核對自動化
總分公司自有資金往來,下載需要的科目余額表;下載對應的輔助余額表;在機器人中固化對賬規則,以營業部緯度,開始進行對賬操作;將未對平的數據導出,另存為數據表格,并通過郵件發送相關人員。
機器人自動登錄NC財務賬套,將科余表與輔助科余表進行報表的桌面立體維度比對,并輸出差異結果,郵件通知業務人員,進行人工終審。
RPA助力對外口徑報表報送
因報送國家監管部門如統計局,某金融機構每月會要求企事業單位進行監管數據上報,如財務數據(三大報表),行政數據(能源消耗,水電,石油,天然氣)等。
某企業財務制度是獨立核算的,每月2名財務登錄到8個NC賬套獲取財務底稿數據,并登錄到統計局網站,完成監管數據的上報工作。
機器人自動登錄NC系統,自動下載科余表,自動將數據整理至模版表,機器人自動登錄統計局網站,點開每張報表,讀取底稿表數據,進行匹配并自動填寫并保存,通過郵件將結果相關業務人員。
RPA助力報表數據采集與分析
某公司運營管理要求,需要每月對其它券商的財務情況進行分析,每月初機器人自動到巨潮資訊網站輪詢36家券商披露的上月財務報告,下載報告(PDF格式),并從報告中摘取上月末的收入、凈利潤、凈資產數據,并按照既定的格式進行匯總整理(Excel格式)。
由于36家券商披露月報并非同步進行,所以需定時觸發機器人在規定的時間段進行輪詢最新發布當月的月報,自動下載,數據標準化整理,對已經下載的月報進行打標簽跳過,直至36家月報全部獲取數據,郵件發送結束。
RPA助力對外監管報表監制
因報送對象不同,數據口徑有所區別,財務人員每月需要編制各種口徑的財務報表,手工編制報表,工作量巨大。通過RPA機器人實現各種口徑的報表自動生成,同時通過人機交互,進一步確保數據的準確性。
機器人登陸統財系統和分行核心系統取財務報表數據(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業務狀況明細表等),根據獲取的財報數據生成部分調整分錄,并導入財務機器人數據庫。然后機器人根據當期會計調整分錄,結合第一步驟獲取的業務狀況明細表生成新的業務狀況明細表。最后機器人根據新的業務狀況明細表,參照報送要求的匯編邏輯生成新的財務報表(如統財系統的財務報表、監控和比較報表、1104監管報表等)。
郵件自動化處理
機器人通過辦公郵件系統,根據設指規則將郵件自動歸檔到相應目錄,對于一些常規的郵件,自動處理回復,并通知領導已處理等。
理財頭寸賬優化
機器人分別登錄至估值系統與托管系統,下載余額表并比對輸出差異,根據差異數據編碼分別在估值系統與托管系統進行明細表下載,并比對輸出差異結果表。
未來的財務工作更多的是以數字化+智能化的人機協同共生模式,企業需要擁有數字化思維,抓住時代的發展機遇,借助于數據、流程和技術這三個武器,可以更好地構建一流的財務管理體系,推動企業的高質量發展。
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企業需求的多樣化,RPA財務機器人也正在朝著更智能、更易用的方向發展,將與更多財務場景更好的交互融合。
藝賽旗依托金融財稅領域13年豐富的超自動化應用實踐經驗,愿與各方攜手共進,不斷推進財務機器人創新發展,為更多行業制定更全面的智能財務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