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人保旗下的子公司,人保財險的主營業務有財產損失保險、責任保險、信用保險、意外傷害保險、短期健康保險、保證保險等人民幣或外幣保險業務;與上述業務相關的再保險業務;各類財產保險、意外傷害保險、短期健康保險及其再保險的服務與咨詢業務;代理保險機構辦理有關業務;國家法律法規允許的投資和資金運用業務;國家法律法規規定的或國家保險監管機構批準的其他業務。
公司機構網點和國內業務基本遍布全國所有城鄉地域。公司海外業務覆蓋142個國家和地區,包括“一帶一路”沿線國家49個。旗下擁有36家省級分公司,1家航運保險運營中心,1家再保險運營中心,357家中心支公司,3120家支公司,986家營業部,8431家營銷服務部。
近年來,隨著“數據”被正式定義為生產要素、ChatGPT等人工智能模型爆火,布局數字化場景應用、加速企業數字化轉型成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新要求新挑戰。人保財險著力推進“數字員工”平臺建設,助力公司運營向數字化轉型。
隨著以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5G等為代表的IT技術迅猛發展,為加快向高質量發展轉型,人保集團提出了“3411工程”,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數字化、一體化和國際化四大戰略。人保財險依托數字化技術,不斷加強科技賦能,著手研發了業內領先的新一代IT架構,為“3411工程”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撐。
在IT架構由傳統數據中心下的分體式應用向云化、分布式、中臺化進一步演進過程中,基礎架構的整體變革導致傳統架構下的安全風險和防護手段在新架構場景下發生了明顯變化。加之當前網絡安全形勢日趨復雜嚴峻,網絡安全法和等保2.0的發布實施、黑產組織和網絡犯罪的威脅加劇、業務模式的進一步精細化、公眾數據安全隱私保護意識的空前覺醒、互聯網的放大效應等,均對安全防護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順應技術發展趨勢,為更高效便捷地滿足客戶保險服務需求,人保財險積極落地數字化戰略,開展了新一代IT架構建設(見圖2),結合互聯網行業的云化、分布式等特點,圍繞金融行業的高安全要求,進行了一系列創新實踐。
在應用架構層面,采用了前、中、后臺三層體系設計,按照通用和專屬兩個維度,打造了共計16個服務中心、258個微服務、9669項元服務。實現集團內通用服務統一建設,專屬服務組件化調用的積木式系統構建,既能夠有力支撐集團一體化運營,又能夠快速適應商業模式的變化與創新。
在技術架構層面,形成了自主的中臺PaaS標準PDF-C,以先進分布式開發框架及數據庫技術為基礎,保障大并發環境下的運行效率和穩定性。
在基礎架構層面,基于專屬云模式與容器技術,大幅增強系統橫向擴展能力,根據業務交易量的變化,能夠在幾分鐘內實現設備資源的彈性擴縮與運行環境交付,從而更好地適應突發業務高峰與營銷事件。基于云基礎平臺和數據庫快速復制技術,實現了多活多中心的運行保障能力,可以實現2000公里異地中心在故障時進行分鐘級用戶智能引流,極大地保障了業務連續性和運行穩定性。
配套建設了與新架構相適應的保障體系。包括建立研發運維一體化模式(DevOps),通過團隊高效協作與快速迭代的方式,前置代碼規范性、安全掃描等流程門禁,縮短交付周期,滿足業務快速上線要求,提高交付質量;一體化監控與自動化運維管理,通過智能分析和預測技術,根據資源使用情況自動觸發系統擴縮容,降低運維的時間和人力成本;構建安全、運維態勢感知平臺,支撐安全風險的發現、識別、告警及處理,實現運維和安全的態勢感知及可視化。
人保財險IT新架構不但具備對業務的彈性敏捷交付和海量并發支撐能力,而且將安全能力融入到整個架構體系中,以安全“內生”為目標,具備快速、智能的安全能力。
人保財險自2019年以來探索引入RPA技術,打造數字員工,如今已產出諸多實踐成果。
截至2022年底,人保財險數字員工平臺已打造699名數字員工,涵蓋總部及33家省級分公司,覆蓋財務、客服、車險承保、車險理賠、非車理賠、農險業務等9個領域;惠及車險核保崗、會計核算崗、車險理算崗、95518調度崗、結算制單崗、農險理賠崗等31個一線崗位。
人保財險通過科技運營部對RPA的建設與經營進行整體管理,省級分公司科技運營部對轄區RPA進行需求采集,協調及初審工作,鼓勵有自主開發能力的分公司采用總分協同模式承接其RPA過程設計與開發,由總部各處室和各類數字化運營項目組對該條線路RPA要求進行采集、協調及初審,協同完成過程中的調配、運行維護、優化及需求后評價。
依據上述職責分工,科技運營部牽頭組建了總分協同、科技與業務高效聯動的RPA建設與運營團隊,即中心式的CoE。團隊涵蓋總分公司科技、業務人員,定期召開項目例會,每月編制并發布數字員工項目月報,舉辦RPA制度宣導與流程開發技術培訓,促進相互學習借鑒,共同提升應用成效。
鑒于開發資源,產品許可數量的有限性,人保財險為了獲得較高投入和產出,結合RPA的技術特征,確定了RPA的需求進入標準,使用RPA時,需求應同時滿足以下五個標準:基于明確的業務規則,大量重復的手工操作,難以或短期內無法通過系統改造來實現、穩定操作的標準流程和結構化或者可結構化輸入數據。
數字員工建設運營團隊通過訪談、研討、問卷調查、實地調研、頭腦風暴、經驗分享等多種方式深入挖掘符合上述標準的應用場景,同時積極推動可統頒應用流程的開發和推廣,持續擴大應用場景規模和覆蓋范圍。截至2022年11月底,人保財險數字員工已覆蓋財務、客服、車險承保、車險理賠、非車理賠、農險業務等9個領域;惠及車險核保崗、會計核算崗、車險理算崗、95518調度崗、結算制單崗、農險理賠崗等31個一線崗位。
人保財險科技運營部自主研發數字員工運營管理平臺,實現數字員工的集中統一管理。平臺具備RPA產品許可管理、流程狀態管理、流程上線審核、流程運行監控、流程審計等功能。平臺搭建了流程商店,將基礎、通用、可復用的流程或組件進行封裝并上架,促進通用流程和組件共享,減少重復開發。為更好衡量統計數字員工運行效能,該平臺定義流程效能指標,制定標準化計算模塊嵌入各流程腳本中,一旦流程運行可自動記錄流程運行效能,與平臺同步數據,由平臺數字員工效能看板統計顯示。針對數字員工集中配置問題,人保財險專門開設了辦公室,專人統一規范化管理、集中調度,使機器人資源得到合理配置并形成大規模應用。
人保財險采用多種安全管控舉措,確保數字員工安全合規運行。一是加強數字員工賬號及權限管理。修訂《信息系統賬號管理辦法》,明確定義并區分數字員工賬號和內部用戶賬號,要求為數字員工單獨分配信息系統賬號,參照內部用戶賬號管理要求進行申請、審核和審批,并指定內部人員作為其賬號責任人。嚴格控制數字員工賬號權限,按照“權限最小原則”和“職責分離原則”分配權限。二是加強數字員工數據訪問和系統交互安全管控。進行流程設計架構評審、代碼審查等工作,嚴格把控數字員工數據存取權限,嚴禁數字員工對核心系統接口、生產數據庫等進行直接存取,嚴格控制數字員工啟動的系統訪問請求的頻度,保證系統不受影響地正常工作。第三,全程監控并錄屏數字員工的操作流程,記錄操作日志,并支持異常任務告警,問題定位及事后審計。
人保財險科技運營部加強RPA技術創新,一是將RPA與OCR、自然語言處理、知識圖譜等AI技術深度融合,提升RPA應用的智能化水平,打造智慧數字員工。通過與OCR技術融合,實現承保、核保、理賠等業務流程中單證票據信息的自動識別和錄入,串聯了原本需要人工參與的環節,彌合流程斷點,實現端到端流程自動化,將RPA的應用能力擴展到包含非結構化數據的場景。通過和自然語言處理和知識圖譜的結合,創建智能問答的數字員工。其次,創新性地提出了“實現數字員工服務化”概念與模型,將數字員工包裝為標準化服務,并通過界面方便地從業務應用中調用、集成到IT運維中去,進一步提高了數字員工的使用靈活性與便捷性。
本人來源:IT金英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