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Gartner2019年提出“超級自動化”概念以來,全球范圍內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認可并采用這種服務形態。
2023年超自動化市場已趨于明顯,國內外廠商也聞風而動,以各自業務形態為基礎,逐漸向上下游延伸,以實現超自動化。
1月,UiPath發布了《2023年自動化趨勢》報告,強調了超自動化技術合集里的關鍵技術——“流程挖掘和自動化測試”,成為頂尖企業自動化的“必備工具”。
3月,九科、金智維、壹沓、自然機器人等公司陸續獲得億元級融資;
4月,藝賽旗推出了超自動化產品矩陣;
6月,IDC發布《中國RPA+AI市場份額報告,2022》顯示,2022年中國RPA+AI的市場規模為3.1億美元,預計未來3年復合增長率將在60%以上;
9月,廣發銀行憑借“超自動化智能融合”項目榮獲IDC年度未來企業大獎;
12月,藝賽旗發布了超自動化產品矩陣2023.2.0。
目前,國內的數字化發展已經進入“深水區”,企業對跨業務、跨系統、跨平臺的服務需求呈現量級增長,政府、投資機構、咨詢公司、廠商、客戶的廣泛認可意味著超自動化行業發展已經進入快車道。
在即將到來的 2024 年,有志于投入超自動化行業的企業應該關注哪些趨勢?有興趣引入超自動化技術的企業應該關注哪些特性?筆者通過走訪行業內多家典型企業、標桿客戶,結合咨詢機構的專業意見,總結了以下六大趨勢:
Gartner預測,到2024年,組織將超自動化技術與經過重新設計的運營流程相結合,可以將其運營成本降低30%。
隨著企業降本增效的訴求逐步增強以及行業頭部企業的示范效應,2024 年,更多企業將會關注從流程自動化到業務運營自動化的轉變。
業務運營自動化的首要目標是借助流程挖掘實現業務流程可視化,這將使組織能夠了解人員、流程和關鍵績效指標的相互作用以提高價值。業務流程可視化將成為超自動化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提供了有關組織的實時、連續的情報,并帶來了巨大的商機。
以金融行業為例,中國太平洋保險旗下的科創品牌“黑燈工廠 2.0” 在傳統 RPA 的基礎上,通過引入流程挖掘技術實現了對理賠業務全流程的可視化洞察和針對性優化,幫助運營部門準確掌握業務實際運行情況,洞察自動化機會;通過多層級、多部門的統一看板賦能分支機構,實現業務流程的持續洞察,不斷提升業務運營效率。
從流程自動化到業務運營自動化,不僅是產品類型的疊加和轉變,而且意味著自動化從 IT 部門擴展到業務部門,代表著企業數智化轉型的進一步深入,也是 2024 年整個行業發展的必經方向。
在 Gartner 的定義中,超自動化是一系列技術的合集,包含:機器人流程自動化(RPA)、低代碼平臺(Low-Code)、流程挖掘(Process Mining)、任務挖掘(Task Mining)、智能流程管理( iBPMS)、集成平臺( iPaaS)、高級分析(Advanced Analytics)、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人工智能(AI:OCR、NLP、GPT)等,全面涵蓋自動化技術的發現、分析、設計、實現、監控、評估全過程。
在過去的探索中,金融企業重點關注機器人流程自動化和人工智能的結合,制造業企業主要關注生產制造過程的自動化,不同領域對于超自動化的側重點有所不同。
2024 年,隨著不同類型企業現有自動化手段的逐步完善,引入更多超自動化矩陣產品,探索更多維度的超自動化應用是企業的必然選擇。
隨著超自動化應用領域的進一步拓展,自動化將不再是某個部門的事,企業全員都將參與到超自動化進程中來。
機器人流程自動化(RPA)為例,經過多年的發展,大多數金融企業的RPA流程已經達到了數百甚至上千、上萬的規模。為了進一步推進自動化,除了引入流程挖掘、任務挖掘等相關工具外,還需要廣泛地動員業務人員參與到自動化機會的發現和開發中,這不僅可以提高業務人員的工作效率,也能幫助他們更深入地理解并應對業務需求。只有全員參與才能實現自動化的全面覆蓋,從而推動企業自動化水平的全面提升。
這也要求超自動化廠商必須以企業發展目標為指引,不僅要提供易學易用的開發工具,也要能夠幫助企業建立自動化管理體系、組織自動化活動、輸出自動化實踐,真正做到“軟件即服務”,才能滿足企業不斷發展的各種需求。
2024 年,隨著企業發展目標轉變和廠商能力提升,全員參與的超自動化建設將成為行業的突出特征。
隨著 ChatGPT 的發布,基于 AI 的大語言模型(LLM)憑借其出色的自然語言理解和邏輯思考能力,顯示出了在企業業務中的巨大潛力。
富士通等科技巨頭對2024年的AI發展趨勢預測中提到,人工智能將進一步走向大眾化,這也將深刻影響超自動化的發展。新的平臺和服務將使得AI更加易于部署和使用,進而促進超自動化的廣泛應用,從大型企業到中小企業,甚至延伸至個人用戶領域。
借助于 AIGC 技術,企業將更深入地整合人工智能、機器學習和RPA(機器人流程自動化),創建能夠自主優化、自我修復并實現跨系統自動協調的智能工作流,實現更強大、更易用的超自動化應用場景。
Gartner預測,2023年,全球超自動化市場規模可達7190億美元;而與此相關的服務策略咨詢、系統集成、自動化托管等相關領域市場規模是其本身市場規模的4-12倍。
各行各業對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減少人為錯誤以及提高客戶滿意度的需求在持續增長。同時,超自動化技術的創新和擴展也在不斷推進,使其能夠應對更復雜、更高級的任務。這將進一步推動超自動化的廣泛應用。
眾多企業的實踐已經證明超自動化所帶來的價值,在不增加人員成本的情況下,各項經營指標依然保持高速增長。這充分說明了超自動化在提高生產效率、降低運營成本、提高客戶滿意度方面的突出能力。
隨著技術進步和企業對超自動化理念的深入認識,可以預見,超自動化將會保持高速增長,并為各行各業帶來深遠影響。
隨著全球數字化經濟的深入,IT戰略對于實現企業制定的數字化目標至關重要,每個企業高管都希望做出明智的、數據驅動的決策。
超自動化技術的應用將成為企業競爭的一項重要因素,率先引入超自動化能使企業更快速、靈活地響應市場變化和新興機遇。通過自動化常規任務和流程,組織可以快速調整業務模式和策略,推出新產品和服務,從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贏得先機。
另一方面,超自動化可以加快企業決策過程,通過超自動化提供的實時、準確的數據和分析結果,使領導層和決策者能夠更快地獲取信息和洞察,做出更明智的決策。這有助于加快創新的推進和實施,縮短項目周期,快速響應市場需求。
總的來說,2024年,在行業趨勢、企業需求和 AIGC 技術的引領下, 超自動化將從 IT 擴充到企業的各個部門。
與此同時,整個行業也將朝著更智能、更全面的方向發展。這一趨勢不僅有助于大幅提升企業生產力與運營效率,同時,在政策引導和支持下,各地區特別是中國市場將迎來更大的發展機遇,為全球超自動化行業的繁榮貢獻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