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各位朋友:
大家好,非常感謝慧保天下的邀請,參加今天的大會,跟大家一起交流探討關于數智保險的思考和體會。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首次把“數字金融”放在國家發展全局的高度進行部署。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更進一步把“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列為2024年九大重點工作之首,并強調要“廣泛應用數智技術、綠色技術,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這一系列新部署新要求,明確了科技創新和數智技術在中國式現代化事業中發揮著非常關鍵的引領作用。
中國太平保險集團是一家管理總部在香港的中管金融企業。十四五期間,中國太平堅定推進高質量發展戰略,把科技作為集團創新發展的核心引擎,把數字化轉型作為重要戰略舉措。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數字金融”這一概念以來,我們和大家一樣,都在進行深入地學習、思考。下面,結合大會主題要求和我個人在從業過程中的實踐體會,從保險行業如何發展數字金融、融入中國式現代化事業全局的角度,分享幾點思考。
01
要圍繞“自立自強”主旋律,把關鍵技術安全可控作為數字金融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習總書記明確指出,科技自立自強是國家強盛之基、安全之要。科技安全、金融安全都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數字金融,既要把握機遇、更要重視安全,把推進科技自立自強作為數字金融健康發展的基本生命線。從行業實踐來看,一方面,金融保險機構紛紛探索科技治理體系改革,比如,成立科技子公司,加大科研投入、加強原始創新、沉淀核心技術、培育數字金融領域的長期競爭力。另一方面,在當前國際大背景下,產業鏈安全的重要性愈發突出,構建安全可控的國產信息化基礎設施技術生態已經成為行業的一個布局重點。
中國太平從2009年至今,始終堅持共享集中模式,成立科技子公司太平金科,把數據中心、核心系統這類穩健型、基礎性的研發運維集中到太平金科統一實施,確保集團重要信息系統、關鍵功能實現自主管理,大部分研發應用運維領域的核心工作也能夠自主實施,在共享集中的基礎上,進一步構建了自主管控的技術支持體系,通過統一技術平臺、統一開發及運維平臺等技術中臺,統一技術架構和標準,推動技術能力的高效復用、確保安全可控。在推進共享集中的同時,中國太平也在推進敏態建設,在太平人壽、太平財險、太平養老等專業子公司設立了小型敏捷開發團隊,快速響應市場。
02
要用好“數據”生產要素,把數據資產作為數字金融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資源
從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首次提出將數據作為與勞動、資本、土地、知識、技術、管理等并列的生產要素參與收入分配;到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中,強調“建立健全數據要素市場規則”;再到今年出臺的《企業數據資源相關會計處理暫行規定》《金融業數據能力建設指引》,未來隨著數據資產的入表管理,數據要素納入生產和收入分配體系的趨勢越發顯現。誰善于采好數據、管好數據、用好數據,誰就能夠贏得發展先機。
中國太平在數據領域通過三個階段的數據治理,逐步建立了數據資產價值體系。一是資源集中和標準化管理階段,在全集團范圍內建立數據治理組織、流程制度、管理平臺,發布超過4000項數據標準,消除各單位數據指標口徑、定義、名稱不統一等問題。二是數據標準化應用階段,在集團統一數據平臺基礎上,相繼建成了智慧費控、投資、人事、培訓、風控、經營分析六大集團級智慧管理平臺,促進了數據的深度治理和賦能。三是數據資產化階段,這是目前正在開展的一項工作,我們組織建立數據分類分級管理體系,把能夠創造價值的數據資產整理出來,利用計算平臺讓這些數據合規流通;下一步還計劃對數據資產的會計處理流程和入表原則進行一些初步探索,爭取能為行業數據資產入表提供一些可借鑒的實踐經驗。
03
要以“新基建”打通信息大動脈,增強數字金融可持續發展的原動力
中央強調,加快建設高速泛在、天地一體、云網融合、智能敏捷、綠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綜合性數字信息基礎設施,打通經濟社會發展的信息“大動脈”。我們回顧世界歷史,不管是第一次工業革命,還是第二次工業革命,還是現在的移動物聯網、云計算、數據中心等新基建,“引爆”以數字技術、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一代技術革命浪潮,這些新基建都是我們行業不能回避,必須要去積極應對和建設的。
中國太平積極踐行綠色低碳的理念,建設了上海、武漢、深圳三地數據中心,全面部署集團三地數據中心骨干環網節點,完成云化數據中心試點,實現核心信息系統高可用部署;通過全棧自主可控的太平云計算平臺,實現各類科技資源的虛擬化集群和彈性管理調配;我們還從2019年開始,花了三年時間,完成了集團新一代核心系統底層技術架構的更新迭代,基本上能夠適應現階段新的基礎硬件環境和體系架構,目前正在推進數據庫全面迭代,支持數據平滑遷移,打牢“高可靠+高性能”數字底座。
04
要圍繞“金融主業”,以數字金融驅動提升金融服務整體質效
中央要求,“要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今年9月習總書記在黑龍江調研時,圍繞新興產業、未來產業,提出了“新質生產力”的概念。數字金融的發展離不開主業的支持和維系,既要發揮業務的主導作用,圍繞業務場景推動數字技術的深度應用;也需要加大科技賦能,對傳統金融業務模式進行全方位、全鏈條地改造,通過業務和科技的緊密結合,構建金融行業的新質生產力,讓數字金融的價值最大化。
中國太平以主業需求為歸依開展數字化轉型,我們在金科統一支持的基礎上,在各業務條線大力培養具有敏捷工程實踐能力的研發團隊、產品經理,構建敏捷研發流程、規范與度量體系,實現業務與科技相互支持、協同發展。例如,在客戶服務方面,通過數字化手段構建貫穿客戶服務全生命周期的體驗閉環,在中國太平內部打造了“一線一網一廳一節一圈”的數字化客戶服務體系,為消費者提供一站式、全場景綜合金融服務體驗。在營銷展業方面,推出“產品通”智能語音助手、服務營銷一體化專區、太平云保等一系列科技工具;逐步實現對客戶需求行為的精準洞察、對產品保障能力的深度分析,形成具有太平特色的營銷數字化體系。還比如在運營管理方面,我們在核保、核批、核賠、查勘定損、理賠反欺詐方面一直加大移動化、智能化應用,在方便內勤操作的同時,確保理賠“既快又準”。
05
要擁抱“人工智能”浪潮,切實推動數字金融生產工具變革
人工智能是引領這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戰略性技術,具有溢出帶動性很強的頭雁效應。今年以GhatGPT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引起了大家的廣泛關注。這種通過數據學習模型,創建新內容、產生新想法的智慧型產品,跟過去的人工智能有所不同,現在更有可能推動生產工具變革,就像第一次工業革命的蒸汽設備、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電氣設備等。金融業大模型開始通過智能助手、人機協同等形式,在客服、風控等運營環節落地,成為推動行業數據價值釋放的倍增器。
中國太平一方面把RPA 作為讓全體員工參與數字化轉型的有力抓手,建成了RPA共享社區及應用商店,打造了采購、客服、IT運維、HR、保險業務和辦公等六大類機器人,讓RPA產品廣泛應用于集團和境內外8家子公司的80多個應用場景。建設數字人應用的同時,我們也在研究探索自然語言大模型建設,從算力、數據、算法、應用四個層面,研發落地場景,打造太平特色的大模型“燈塔”項目。
06
要善用“生態杠桿”優勢,以服務實體經濟為支點構建數字金融產業生態
數字金融既提高了金融市場信息傳播效率,還升級了交易所、貨幣等傳統金融市場要素,例如央行數字人民幣、保交所等。在這樣全方位的重塑下,“科技-產業-金融”良性生態循環深入推進,保險行業本身就關聯了實體經濟的各個方面,面對生態融合的大趨勢,有著資源聚集器、連接器的作用,需要以“服務實體經濟”為支點,發揮保險資金長期性、規模性、穩健性的優勢特點,通過資金融通、資源整合、產業聯通、信息共享,提升金融科技產業鏈合作伙伴的技術能力,形成生態協同的良性循環效應。
中國太平通過“研用投聯”相結合的模式,打造了金融科技生態圈。在“研”方面,成立保險科技創新實驗室,聚焦高精尖、具有前沿保險科技產品的研發實踐;在“投”方面,設立一系列科技創新投資基金,以投促保,支持保險科技、汽車科技、康養科技和數字化保險等領域,切實拓展主業科技賦能場景;在“聯”方面,發起成立太平金融科技生態聯盟,積極引進并聯接更多內外部科技服務和資源,積極拓展業務合作模式,目前已經吸納35家成員單位。在“用”方面,當前我們正在協同合作伙伴,構建數據、安可、智能技術、信息安全四個子生態,為數字金融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
做好數字金融這篇大文章,要圍繞中國式現代化的各項要求,在金融監管總局的監管指導下,緊緊抓住數字技術變革機遇,堅持高質量發展與高水平安全相統一,扎實推動金融與數字技術的有機融合,著力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不斷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金融服務需求,在加快建設金融強國新征程中展現中國太平的新作為、作出新貢獻。
			謝謝。
			
			文章轉載自:公眾號慧保天下
 
  企業平臺
企業平臺 發現評估
發現評估 自動化
自動化 行業解決方案
行業解決方案 通用解決方案
通用解決方案 合作伙伴
合作伙伴 生態聯盟
生態聯盟 咨詢服務
咨詢服務 培訓服務
培訓服務 交流社區
交流社區 客戶成功
客戶成功 公司介紹
公司介紹 新聞列表
新聞列表 聯系我們
聯系我們 加入我們
加入我們 
						